咨询热线:0713-8833856

西昌学院:转型发展尝到甜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02浏览次数:128

西昌学院:转型发展尝到甜头

发布时间:2017-07-06作者:本报记者 鲁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听了老师们的讲解,现在才知道乌洋芋的价值。今后,我们要科学种植,把小小乌洋芋做成大产业,早日奔向小康。”最近,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东山乡东方村四组的一位村民,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

暑假刚刚开始,西昌学院专家、教师便马不停蹄地奔向田间地头,利用科研和专业优势,开展乌洋芋育种和种植技术指导。近几年来,学院教学科研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

“像西昌学院一样的地方本科院校,上有研究型大学及‘老牌’本科大学,下有专科高职,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身处‘夹缝’之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处境艰难。”西昌学院党委书记龚灏感叹道。

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为西昌学院这样的本科院校谋划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2015年2月,西昌学院被列为四川省首批公办整体转型试点学校,学校针对“远离省会城市、多校多点合并、基础条件薄弱”的校情,推进办学思路的“五个转向”,紧紧围绕凉山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对二级学院(部)和专业进行归类调整。

改革之难,难在需要突破旧有的陈规,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西昌学院开始挥起改革利剑,“砍专业”“并院系”,以构建有利于转型的内部组织机构。

目前,西昌学院在“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思路下,已经开始了教学科研的全面改革。看似“伤筋动骨”的改革不但没有“生乱”,反而让学校享受到了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红利。

凉山州作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2015年4月学院获准立项建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四川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仅仅经过500多天的连续研究,该中心便取得了11项国家专利技术,研发出18种马铃薯系列产品,为马铃薯主粮化与凉山彝族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报记者 鲁磊)

《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06日第5版  版名:神州看教育·四川篇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