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13-8833856

优化结构 强化内涵 ——在提质增效中稳步推进学科建设

发布者:fgc发布时间:2022-06-17浏览次数:690

【编者语】七年栉风沐雨,七年砥砺奋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党委宣传部特开设“喜迎党代会”专栏,集中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

 

回望过去六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实施学科建设“领跑、并跑、跟跑”三大战略,持续构建“一元引领、多元并进”学科体系,为凸显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学校升级进位,打造支撑黄冈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库”“思想库”“科技库”和“文化高地”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学科体系完备,学科结构优化

学校现已形成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拥有一级学科38个。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等关系,持续优化学科结构,构建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艺体类等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同发展、动态调整的学科发展格局。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持续推动文理交叉、理工交叉、医文管学科交叉融合,将学校多学科优势提升为综合发展优势。


二、优势特色初显,实力明显增强

学校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明确“走进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组织开展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为持续构建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和辐射带动应用学科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学校“基础教育与区域文化学科群”成功入选湖北省“十三五”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同时立项建设基层教育与区域文学、农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机电装备及信息化等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2020年,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推动基础教育与区域文化学科群(主干学科为教育学,支撑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种质资源与特色农业学科群(主干学科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支撑学科为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和绿色与智能制造学科群(主干学科为机械工程,支撑学科为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成功入围“十四五”时期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含培育),构建起以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主干一级学科为塔尖、支撑一级学科为塔身、其他学科为塔基的“金字塔型”学科发展生态。

2021年我校教育学学科被中评榜评为四星级学科。学科实力的增强必然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在近几年各类大学排行榜中,我校排名上升势头迅猛,令人瞩目。在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2022中国大学排名榜中,学校位居全国排名第256位、全国师范院校第36位,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三、团队形成合力,建设成果丰硕

校党委大力实施“百名博士引进工程”,致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为开展高水平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学校组建8个高水平学科团队,产出丰硕的标志性成果。三年来,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3项(占全校同期总数的48.2%,下同),省部级项目69项(占全校36.4%),省部级奖励11项(占全校100%),发表SCI/SSCI论文136篇、CSSCI论文52篇,出版专著33部,获得科研经费3994.62万元,建设绩效显著。



2022年,为更加有力支撑学校“申硕”“更名大学”,实现国家级奖项和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等重大突破,推进学科方向与人才、项目、平台、资源等一体化建设,学校通过“揭榜制”的方式组建了新一轮20个学科团队,并实行团队负责人制和分类支持政策。



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建功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主动适应区域教育现代化、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需求,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努力提升学校服务黄冈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着力打造大学与城市发展共同体。自2015年起,连续6年举办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总结大会,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深化协同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与黄冈市10个县市区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集中展示了学校主动对接黄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黄冈先进制造业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现学校与政府、产业、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工作成绩。


展望未来,学校将围绕“十四五”时期“1234510”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省级优势特色学科集群建设为抓手,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为纽带,聚焦重点、凝炼特色、改革创新、内涵发展,努力开创“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事业新篇章。

审核人:王朝晖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