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升学解惑】学长学姐为你导航——西部计划志愿者篇(2016届·骆露)

发布者:文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04-09浏览次数:299


      骆露,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学弟学妹们好,我叫骆露,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求职经历,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我就读于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大学四年学费主要靠助学贷款,生活费来源于勤工俭学。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我从不屈服,而是勇敢追梦,努力充实自己的人生。毕业那年,在同学们纷纷扎堆北上广和省会城市武汉的情况下,我毅然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填报志愿时,服务地区选择了西藏,服务岗位填的是支教,因为我希望把这些年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播撒到教学资源匮乏的高原之上。

 在这个时代,孩子读大学对许多家庭来说,就像乘船到站要上岸一样普通,而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却是难上加难。父亲在我高二暑假时因高温劳动中风了,身体进入半瘫痪状态。我读完高中是靠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家乡的父老乡亲都不理解这样的家境为何还坚持让女儿读大学。若没有助学贷款,若不是父母开明,我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家境的贫困并没有阻止我追梦的脚步,不一样的经历磨练了我超于常人的独立与坚忍。在最能吃苦的年纪,当然不会选择安逸

 大学期间,我做过图书整理员、食堂洗碗工、京东分拣员、酒店服务员等十多项兼职工作,深刻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和“钱是赚不完的”道理,更明白了真正的富有,不是你有多少,而是你能给别人多少。我告诉自己,绝不能让未来的人生困于世俗之间,仅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过完这一生,而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点颜色,为社会增添一份正能量。

 西藏,是游客们向往的天堂,而对于即将长期在藏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除了新奇,还有一丝不愿表露的隐忧,语言交流是否有障碍?气候环境能否适应?民族风俗能否习惯?不过这些隐忧,随即都被那句一直激励着自己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扫而空。我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踏上了开往拉萨的火车。

 人生未必能事事如愿,我没能被分配到支教岗位。但在新分配的服务岗位上,我依然心怀热忱,主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除干好本职工作外,仍关心关爱高原上的孩子们。“六·一”的时候陪当地特殊学校的孩子们过儿童节、临近高考的时候到附近几所高中给毕业班学生做心理辅导、进福利院与院里的小孩共度周末,等等。另外还参与了到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到雅鲁藏布江边捡垃圾等公益活动。两年的志愿服务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并改变了当初一心当老师的想法,认为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的工作,都值得我们为它奉献一生,我立志继续在此抛洒热血,参加留藏考试。在满足当地公务员报考条件后,我报名参加了考试,成为当地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员,主要从事办公室的文字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能够充分发挥所学。

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被派到基层驻村,驻村点在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旁,海拔4462米,村民的热情和海拔一样高,感情像湖水一样纯。我自购缝纫机带到村里,为村民缝补衣物,还帮助村民将废旧床单改制成窗帘。从村民们破了又破、补过又补的衣服里,我看到了藏族群众辛勤劳动的痕迹和节俭的生活习惯,这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藏族群众的感情。目前,我的藏语水平还未达到与村民进行无障碍交流的程度,很多时候要依靠一同驻村的藏族同事帮忙翻译,下一步我打算学习藏语,以便更好地为藏族群众排忧解难。

在西藏,常常能听到人们提起“老西藏精神”,那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从全国各个地方来到西藏的老一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那个年代的西藏可比现在的的条件苦得多,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破山修路、开荒生产、民主改革、建设新西藏,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们,尤其是那些“献完了青春献子孙”的老西藏人,那些人的后代被称作“藏二代”、“藏三代”,他们前赴后继,在这片土地上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扎根雪域高原,传承老西藏精神,做永不走的西藏人。

        青春是拿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享受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就应该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置于个人的享乐之上,主动承担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重任。越是艰苦的地方,我越要去,越是别人不愿做的事,我越要抢着做,在旁人看来,我是典型的“自讨苦吃”。苦过方知甜,如今,刚进藏时的各种不适应,已经慢慢成为过去,我在这里遇见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它们。我不忘进藏时的初心,在老西藏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前进,为西藏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