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8级学生暑期专业认知实践活动系列讲座顺利举行
为促进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和行业状况,增强专业认同感,为今后专业课学习确立更有效的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6日上午,我院2018级学生暑期专业认知综合课程实践月活动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我院先后邀请了校内外十余名专家为2018级学生举行专题讲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暑期专业认知实践活动。
系列讲座第一讲(7月6日08:00—09:40) 由我院相关专业负责人为本专业学生就《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版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讲解。其中广播电视学专业由副教授李艳梅负责讲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由副教授张新刚负责讲解。他们分别参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件,详细介绍了本专业的学分构成,培养方向,教学目标,解答了获取取创新学分、毕业证、学位证的条件和路径,让同学们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深入,专业学习规划更加明确。
系列讲座第二讲(7月6日10:00—11:40)由院党委副书记黄佑和主讲。他以《专业实践与创新》为题,围绕实训、实习、创业、就业等各个环节的重要意义,结合我院优秀学子创新创业实例,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毕业后高质量就业。
系列讲座第三讲(7月6日14:20-16:00)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冯万红主讲,讲座主要围绕“调查报告写作”展开。首先,冯万红博士为学生详细地讲解了调查报告的定义、特点和种类,接着通过生动的举例,提出调查报告写作要做好前期的工作,进行实地调研,调查要深入细致。最后,冯博士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为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说明。
系列讲座第四讲(7月7日08:00—09:40)由鄂东晚报总编辑、主任记者刘富中主讲,他以《新闻采编中的故事化表达解析》为主题展开。他首先用故事化和非故事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然后从故事化新闻概说,新闻故事化写作的优越性,新闻与故事的相似性,新闻故事化写作特点,以及掌握好新闻故事化的平衡度这五个方面讲述。同时还详细的梳理了如何掌握好新闻故事化的平衡度,如何建立多维的立体的叙事视角,如何设置环环相扣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悬念等具体的写作技巧。
系列讲座第五讲(7月7日10:00-11:40)由黄冈市旅游和文化局副县级干部李青松主讲,讲座主题为《媒体改革与媒体人的坚守》。他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切入点,介绍了广播电视机构改革情况,职责划分,并从“广电媒体的‘合’与‘分’”、“传统媒体的‘改’与‘融’”和“媒体运营的‘道’与‘术’”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说了媒体改革的现状与媒体运营的方法。最后他介绍了短视频这一新兴主流媒体及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剪辑方式。
系列讲座第六讲(7月7日14:20一16:00)由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韩健副教授带来的题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类频道的特点与借鉴》讲座。韩健副教授首先讲述了特德特纳的生平事迹,并重点讲述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类频道的发展历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类频道的当前特点和中美新闻传播比较及思考三个方面,并现场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实例分析了中美新闻传播的优缺点,为我国发展新闻传播事业提供有益借鉴,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系列讲座第七讲(7月8日08:00—09:40)由我院吴静博士主讲,题目是《电子信息路径的检索与方法》。吴静博士从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具体作用讲起,从所需资料位置和如何查找两个方面展开叙述。吴静博士从知识的层次描述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接着就“学习通”和“中国知网”两大学习平台带领在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对如何在中国知网上通过了解年鉴和统计数据从而达到找寻有效文献做了详细说明。最后,吴静建议,学生要学会通过中国知网寻找学科带头人,善于利用学者成果库,学习名师相关文献,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研备考等工作。
系列讲座第八讲(7月8日10:00-11:40)由黄冈市黄州区融媒体中心曾凡林主讲,主题是《潜谈现阶段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讲座以融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融媒体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期间,曾凡林老师还结合黄州融媒体中心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成功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认识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
系列讲座第九讲(7月8日14:20-16:00)由黄冈广播电视台技术部主任、副高级工程师胡子德主讲,讲座主要围绕《视频、音频节目生产流程与标准》展开。胡子德主任首先介绍互联网媒体的现状,接着为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形态、制作流程以及制作的基本标准。
本次校内外专家系列专题讲座的举行,让学生近距离的学习聆听了各个专家学者对于本专业的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与各个专家的交流,对如何培养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拓展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暑期专业认知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很好的落实了我院 “形象好,气质佳,能说会写强制作,擅经营”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