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传媒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AIGC系统建设暨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年会成功召开
11月18日至19日,2023传媒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AIGC系统建设暨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年会在湖北黄冈举行。论坛期间,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18所高校传媒专业的专家学者、14家产业公司共3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着AIGC、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传媒实践教学赋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相关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现场
此次年会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与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会议持续两天,共举行了七个论坛——“会议主论坛”、“实践教学赋能专业建设论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论坛、大视听转播实践教学创新论坛”、“数字视听创作业务培训”等,有来自二十多所高校、十余个相关产业公司共计四十人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11月18日,举行会议开幕式及主论坛1
会议伊始,由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院长张文东主持开幕式,黄冈师范学院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胡娟,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原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司长杨杰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胡娟向莅临本次年会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表示在传媒行业深刻变革之下召开这场年会恰逢其时,杨杰表示,年会的召开是面向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展现前沿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胡 娟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杨 杰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原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司长
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院长
随后全体与会者合影留念。
主论坛1
艺术学科的走向是什么,文科实验室该如何建设?11月18日上午九点首场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研究院院长、教授马池珠主持,会议内容安排紧凑,邀请了八位来自高校及公司的嘉宾演讲。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方教授首位登场作了《艺术学科调整和学科建设》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南艺在艺术学科调整方面的经验,为其他高校艺术专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马池珠 山东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研究院院长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副校长姚争、教师陈奕相继分享了浙传将数媒技术应用在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探索。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疾超教授向与会嘉宾以《AIGC赋能下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题详细介绍了此次年会的承办单位之一——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AIGC技术加持下的发展。
姚争 浙江传媒学院的副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导石长顺以《生成式AI传媒场景应用范式转型与双一流建设》为题提出实践教学先行,协同企业参与共建,建设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看法。
石长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胡一梁以《智向末来,携手共建传媒实践教学共享平台》为主题从大视听未来方向和趋势、实践教学共创共享平台,同心协力,智向未来三个方向展开演讲,主张通过搭建实践教学研讨会来加强大视听实践教学生态建设。
胡一梁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11月18日下午,主论坛2,3紧锣密鼓继续.....
会议由杨疾超主持,来自数所高校的传媒专业主要负责人一一阐述了从传媒实践课程体系到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考,探讨了AIGC融合在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杨疾超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博导、二级教授张德胜作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科研支撑》报告,以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为主题,从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出发,探讨了教学带动科研与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互动;中南政法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石永军则以直播团队建设为例,讲解融合新闻传播人才“实战”培养。
张德胜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下一代数字技术决定着下一代人类交往,下一代人类交往则塑造着下一代人类意识。”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正高级实验师、博士生导师卢小雁教授如是说,他从XR虚拟实景拍摄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与推动出发,探究XR对未来教学趋势的影响。
主论坛3
紧随其后的第三场论坛由国家级新闻传播学科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卢小雁主持。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制作系主任李琳教授作了以《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流专业》为题的报告,以“四新”为引领,探讨如何应对媒体融合、对接媒体发展以及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治中立足自身发展历程和现状,分享了四个建设经验助力专业&课程“双一流”建设经验。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刘一儒副教授以《技术性思维拿捏下,传媒体实践课资源建设》为题从技术性思维的方向出发,探讨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课程如何服务社会。
卢晓雁 国家级新闻传播学科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每场论坛除邀请高校传媒专业专家学者到场外还吸引了来自优链、北京米穗科技、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强氧科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多家相关产业公司,会场内高校与企业负责人共话智媒技术赋能传媒专业课程专业建设,会场外展出的3D云阵相机等前沿产品则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11月19日上午多个分论坛同时进行,延续精彩。
11月19日上午,年会在黄冈纽宾凯瓦尔登酒店报告厅继续,“实践教学赋能专业建设”、“数字视听创作业务培训”、“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大视听转播实践教学创新”等四个分论坛同步进行。
会议现场
分论坛一:实践教学赋能专业建设
该场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张学波主持,本论坛聚焦传媒实践教学的痛点难点堵点,来自全国六所高校传媒院系的学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享了探索实践教学达成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
张学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院长张晓飞教授以《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关于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为题率先开启了对实践教学的探讨,对数字媒体技术在传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祁小龙教授作了题为《以赛代练——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探索》的报告,分享了在实践教学中过程中以课堂为依托,以实践为主项,以就业为导向,以大赛为引领的具体做法,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主任王昊副教授作了题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媒体内容生产革新教学实践》的报告,探讨了实践教学中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具体问题。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副院长杜君副教授分享了该校在校企校地合作推动在校学生专业实践教学、通过项目赋能教学创新方面的经验。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李佳龙老师探讨了“项目制”教学模式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倪健介绍了苏州大学实践课程建设经验。
分论坛二:数字视听创新业务培训
数字视听创作业务培训由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新刚副教授主持,邀请了艾迪普公司做了以“AIGC数智+3D高效内容创作”为主题的演讲,介绍了其公司提供的建模网结合AIGC技术,针对3D模型、场景的效果生成推出的一键AI渲染功能,能够帮助建模师、设计师们在短短十几秒内生成炫酷3D效果展示图,大大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张新刚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分论坛三: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分论坛由浙江传媒体学院制作系主任李琳教授主持,围绕“双一流”六位高校传媒专业学者既有以自己申报一流课程的案例分享,也有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导,通过整体规划、分层设计、典型示范、系统实施,建立示范性课程等措施形成一流课程体系,从而推动一流专业建设的做法介绍。
李 琳 浙江传媒体学院制作系主任
山东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研究院院长马池珠教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申报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经历,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申报条件、要求和措施,专业认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晓旭副教授以其学校所处的京津冀地域背景入手探讨了如何深入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从而推动一流专业建设。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余林教授、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影视制作系副主任朱怡教授均介绍了其国一流课程建设与开展情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张学波教授以《聚焦内涵提升,推进传播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介绍了华南师大在传播学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方面的具体举措,新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导演段筱描述用“一百个小时,六位老师(含虚拟人),六种工具准备一堂课”的备课过程形象地体现了一流课程建设中的付出与收获。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熊巍高级实验师分享了如何以实验室建设为保障打造跨学科实践教学新空间、打造分级多元的实验教学新场景等经验。
分论坛四:大视听转播实践教学创新
大视听转播实践教学创新论坛由长春师范大学文旅与电影学院(长影集团电影学院)院长钟磊副教授主持。
钟磊 长春师范大学文旅与电影学院(长影集团电影学院)院长
论坛一开场佳能官方认证讲师邵小白就以“沉浸式的现场直播”吸引了与会者的注意。
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赵琳琳主任编辑介绍了北体如何发挥本校体育产业资源优势,通过纪录片创作、运动健身直播等内容来达成产业资源与媒体实践路径相结合的探索。中国传媒大学教育服务中心技术支持部主任张俊高级工程师则是以中传十年实践教学为例回顾总结了其中的耕耘与感悟。
最后论坛互动环节邵小白回答了与会者关于电视转播等产品搭建方案在传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本论坛在互动交流后结束,至此年会圆满闭幕。
本次会议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纷纷表示将在本次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以及传媒实践教学创新上与AIGC系统建设同频共振。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