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七年栉风沐雨,七年砥砺奋进。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校师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党委宣传部特开设“喜迎党代会”专栏,集中展示学校改革发展呈现出的新局面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
黄冈师范学院共青团工作巡礼
校团委始终秉承“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思想,高度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第二课堂成绩单”数据真实记录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经历,进一步坚持“三全育人”模式,充分落实高校共青团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紧跟党走,通过团校培训、青马工程、学生组织、百强社团、创客空间、青春舞台、文艺晚会、奖助学金等多要素多途径协同,为培养均衡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帮扶培训、精准资助。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严治团,推进共青团工作扁平化运行、实时掌握团员青年需求、吸引和凝聚团员青年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年担当与智慧。近七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引领——履行政治职能,扎实思政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理论教育扎实推进,形成了团组织主导、学生骨干带动、理论社团推进、基层支部落实、广大团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创造性、持续性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形成青年信仰教育的全新路径。以新媒体建设为载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借助多媒体平台,如网站、QQ、微博、微信公众号方式加强新媒体宣传引导工作,健全新媒体网络工作模式。将新媒体作为反映团的工作和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主要阵地之一。通过推行“智慧团建”建设,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实现团组织对团员青年在时间和空间上全覆盖,让新媒体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拓展、组织提升、权益服务和思想引领的综合信息平台。“智慧团建是团中央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创新线上线下活动、加强团员学生的管理、 落实从严治团要求的重要举措,具备基础团务管理、工作管理和服务青年三大功能。
主动开拓“一网两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针对广大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微博跟帖、微信投票、点赞、留言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在网络舆论斗争中主动亮剑,营造晴朗网络空间。学校开展百生讲坛、智慧团建、理论宣讲团系列活动,发展三会两制一课,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在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联开展的“百生讲坛”系列活动中,荣获金牌主讲人2个、银牌主讲人3个。我校杜雯老师获评2022年“黄冈青年五四奖章”。在活力团支部遴选中,获全国活力团支部1个,省级银牌活力团支部1个、入围奖1个,青年典型也不断涌现。圆梦北大硕士梦的王立刚、朱新杰,大学生中华诗词大赛冠军金思聪、国学达人省赛冠军姜立恒、“长江学子”吴善超、李伯暾,“创业英雄”王桂超,祁佳思等70余人荣获“魅力学子”称号。
二、立善立美——践行社会实践,青年砥砺前行
坚持在实践历练和志愿服务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相结合,发动和鼓励青年大学生到与自己成长环境反差较大的地区开展考察、调研和实践。成立“携手向未来”志愿者联合会,同时不断完善社会实践工作制度,规范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主题化设计、项目化运行,推进“团队+项目+基地”和“学校—学院—班级(社团)”三级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我校百年师范特色,依托“希望家园”“七彩社区”等项目,每年都组织近百支团队奔赴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支教”为核心的黄师志愿服务文化和社会实践模式深深扎根于我校师生心中。
近七年来,学校多个团队和个人获评全国和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或先进个人,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黄师志愿服务成果连年丰收,涌现出姜仲祥、戴申辉、李梦慈、丁冬、房贤杰、严国顺等为代表的一批志愿者典型。其中抗疫典型严国顺入选团中央表彰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全国仅297人。校团委积极组织各学院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2021年共组建了61支团队、召集600余名志愿者前往基层,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整合黄师优势资源,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影响带动更多青年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贡献黄师的青春力量。
三、展现特色——乘时代之风,踏创新之路
坚持科技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构建以营造创新氛围为前提、科研立项为基础、活动训练为保障、高水平竞赛为突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两大顶级赛事,近七年来共获得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2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 16项、铜奖56项。6次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奖”,1次获得省级“优胜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书画大赛、青年小说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等,共获得20余项奖励,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创客空间”“与绿同行”,发展艺术节。校团委代表队在湖北省第三届“与绿同行”微公益环保创意大赛决赛中从全省入围的50支高校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积极组织参与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获得优秀组织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优秀奖9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风建设,大大提高了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多元发展——文化有大美,活动以持之
坚持文化育人导向和熏染功能,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健康高雅的艺术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艺术特质。以打造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黄师文化品牌为目标,不断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本着“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繁荣发展”的原则,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目前我校共有学生社团103个,文学院(苏东坡书院)临皋雅社被团中央学校部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在“正青春•我飞扬”寻找湖北高校最具活力大学生社团活动中获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在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中,我校4名学子获“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进一步营造了立德树人、崇优尚能的校园氛围,激励引导全校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
校团委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党委、各职能部门、学校老师以及社会各界的热忱关怀和真情厚爱。在校党委提出的新要求、新建议下,校团委也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审核人:黄小花
(文:校团委 责编:黄师宣)